國際交流
:::
:::
日期:2022-11-18
【文學院訊】
由本校文學院國際漢學碩博士專班、中文系及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共同開設的「型態與變奏:中國現代詩學(1911-1949)」密集式課程,已於11月初圓滿落幕。本課程共舉辦了六場演講,分三週舉行,邀請美國、澳洲、香港和臺灣等海內外知名學者主講,從不同議題探討二十世紀前期中國詩學的轉化,尤其關注「現代」詩學型態與「前現代」之間的承傳和變奏之跡。
第一週的兩場演講,是由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張健主講的「從詩話到詩學:傳統詩論的現代轉化」,以及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中文系教授寇志明(Jon Eugene von Kowallis)主講的「現代詩學的發軔:魯迅的摩羅詩力說及其他」。兩位專家分別從宏觀角度與具體個案,分析當時學人怎樣在日本和西方新知的刺激下重新思考中國傳統文學及詩論,為本課程拉開序幕。
接著第二週的內容聚焦在聲音和語言的問題。邀請到中研院院士、臺大中文系教授鄭毓瑜主講「可發聲性與可體現性:詩國革命的漢語脈絡」,從漢語如何因應西方的「文法」觀念出發,提出另一種談論現代詩學的可能;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商偉的「言文分離──對『白話文』問題的反省」,則從「白話文」的概念切入,檢討胡適等人所倡導的白話文運動的實際性質,及其對現代民族國家的建構作用。
最後一週的講題,圍繞著現代的審美經驗與批評而展開。清大中文系教授蔡英俊的「從『幽默』到『反諷』:現代詩學中一種新感受性的發展」,勾勒「幽默」和「反諷」這兩個西方美學觀念的轉譯過程,探索它們在面對古典詩歌時煥顯的意義;最後一堂課則由協同開課的清大中文系教授陳國球、本校中文系教授廖棟樑共同主講「中國詩學與現代實際批評」,以黃節和朱自清兩位民初學者對古詩的箋釋、解說為案例,考察文學批評進入現代學科建制後的曲折進展。
本校文學院國際漢學碩博士專班秉持實驗教學與引介國際研究趨勢的計畫主軸,邀請本校中文系與清華大學中文系共同開設「型態與變奏:中國現代詩學(1911-1949)」課程。除了有多位兩校之研究生選修,亦吸引校內外、國內外之研究者透過遠距的方式旁聽參加,獲得廣大迴響與良好成效。期待未來能夠延續此跨校合作模式,為本校之教學、研究注入更多實驗與創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