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Hide Right Push Menu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21年

首頁 / 高深計畫 / 2021年
::: :::
日期:2021-10-18

工作成果

一、目前已執行之成果或亮點

    有關本院國際人才培育計畫,主要有「提供境外學習機會」、「建立國際交流平台」、「提供多元國際課程」以及「提供學術出版平台」等面向作為執行指標。

 

A.提供境外學習機會:

    主要以補助師生團隊帶領學生出國參與課程或者國際會議之論文發表,另有補助個別學生參與國際相關活動等。本年度因考量疫情影響,也開放補助學生以線上方式參與國際會議論文發表。已受理補助申請之學生,計有5位,表列如下:

 

 

系所
年級

姓名

出國日期

出國項目

國家

1

中文碩三

呂杰奕

110/08/08-110/09/12

參與Hult Prize

全球商業創業

加速器計畫競賽

英國

2

宗教博五

李秀賢

110/07/17-110/07/19

參與國際學術會議(視訊會議)

韓國

(線上會議)

3

宗教博二

蔡至哲

110/07/12-110/07/15

參與國際學術會議(視訊會議)

北愛爾蘭

(線上會議)

4

宗教博七

黃奕偉

110/07/10-110/07/12

參與國際學術會議(視訊會議)

紐西蘭

(線上會議)

5

台史博六

李翊媗

110/01/17-110/08/29

交換生

日本東京大學

 

B. 建立國際交流平台:

    主要包括邀請國際專家學者蒞校參與交流合作、研討會、線上會議等,另也藉由於本地舉辦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預先培植學生未來參與國際交流之論文研究發表與國際移動能力。今年度已舉辦或已展開籌辦之活動,提列如下:

 

【中文系】

a. 國際與國內學術交流:

除了不定期舉辦專題演講,110年度中文系辦理之學術活動如下:

() 學術研討會:(籌辦中)

  1. 102324日:第12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視訊會議)
  2. 112021日:第12屆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視訊會議)

() 學術講座:

  1. 51114日:第五屆波甲骨學與殷商文明學術講座:魏慈德教授
  2. 111815日:2021王夢鷗教授學術講座:李豐楙教授
  3. 111719日:第六屆深波甲骨學與殷商文明學術講座:張惟捷教授
  4. 時間未定(1112月)孝雅人文講座:黃進興教授(中研院副院長)、張曉風老師(名作家)、陳芳妹教授(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

(三)出土文獻與經典導讀

110.4.15葉素玲(台灣大學心理系):閱讀漢字的心理歷程

 
b. 研究生學術活動

經由支援研究生籌辦「道南論衡──全國研究生學術研討會」,培養本系研究生籌辦學術會議與撰寫學術論文的能力。

 

【歷史系】

    本系於93日舉辦「為新世代寫歷史:未來史學家」工作坊,邀請香港大學人文學院講座教授Frank Dikötter、美國印地安納大學布魯明頓校區歷史系副教授王飛仙、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李卓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王鴻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陳建守,向與會人員發表精彩的演說,探討新世代的研究論文寫作法,以及在寫作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要點。全會採現場與遠距線上會議的方式舉行,吸引校內外人士參與者共127人。場場精彩的內容,皆獲得聽眾廣大的迴響。

 

圖檔所

    圖檔所1101-6月已舉辦12圖書檔案相關專題講座活動,邀請各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實體或線上的方式交流演講,讓老師的課程教學更多元,為學生們帶來新的發展趨勢,以及各種新興議題與創新思維,拓展學生學習視野。

 

C. 提供多元國際課程:

    主要藉由國際課程暨合作之洽談,提供國內外學生共同學習之機會。

【華語文博/碩士學位學程】

    華語文教學博/碩士學位學程在執行110年度計畫時,朝「協同講授國際課程」,以及「邀請國際師資講學」兩方向執行。

    在「協同講授國際課程」方面,本學程規劃了「華語教學理論與實踐」課程,並請了數位國際師資協同指導。其中包含了美國漢密爾頓大學(Hamilton College)東亞語言文學系榮譽退休教授(Professor Emerita)靳洪剛老師、美國維吉尼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東亞語言文學文化系的梁新欣教授、加拿大卑詩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亞洲研究學系助理教授與中文項目副主任王祥寧老師。課程結合了語言學與華語教學理論,再加上資深教師的實務經驗,還讓同學對北美華語文教學現況有更深入的了解。本課程以數位科技互動模式開課,打破地域時空侷限,並提供學生多元的學習環境。課程透過即時數位互動平台,也讓國內外師生不因時區或地理位置的不同,能利用網路同步授課、學習、討論。

    為強化學生華語教學相關理論與實務的基礎,本學程開設的另一門課程是「初級華語教學專題」。本課程則特別邀請了美國威廉大學亞洲研究系史丹費爾教授(Stanfield Professor)顧百里老師來本校授課。華語文教學權威顧教授以自身多種語言的學習經驗及多年的教學經驗,為學程研究生演示第二外語教學,模擬海外學生上課情形,讓這些未來的華語教師感同身受學生的上課情形。

 

D. 提供學術出版平台

    藉由補助本院系所出版之專業期刊,提升國際研究能見度,藉此協助本院專業系所之學術研究能量,走向國際。

    本年度仍持續補助本院各系所出版之專業期刊:計有《政大中文學報》、《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台灣文學學報》與《東亞觀念史集刊》等五本。

 

 

二、績效指標

(請參考110年計畫書之「伍、訂定績效指標」,填寫1101-9已達成之績效數值)

績效指標

面向

關鍵績效指標

衡量內容

衡量項目

107

達成值

108

達成值

109

達成值

110

目標值∣達成值

111

目標值

國際

交流

提供境外學習機會

境外學習

境外學習人次

合作學校: 1

教師人數: 2

學生人數: 31

合作學校: 2

教師人數: 20

學生人數: 21

合作學校: 4

教師人數: 6

學生人數: 21

合作學校: 80

教師人數: 80

學生人數: 205

合作學校: 8

教師人數: 8

學生人數: 20

建立國際交流平台

邀請國際專家學者蒞校參與交流合作、研討會、線上會議

學術會議活動

活動次數: 11

學者人數: 24

活動次數: 15

學者人數: 15

活動次數: 17

學者人數: 5

 

PS. 另有舉辦國內專題講座30場

活動次數: 123

學者人數: 30∣7

 

PS. 另有舉辦國內專題講座18場

活動次數: 12

學者人數: 30

提供多元國際課程

國際課程暨合作洽談

國際課程開設

課程數: 1

學生人數: 12

課程數: 1

學生人數: 12

課程數: 62

學生人數: 6023

課程數: 6

學生人數: 60

提供學術出版平台

學術發表成果

期刊國際化補助

期刊數:2

期刊數:2

期刊數:2

期刊數: 52

期刊數: 5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