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
翻譯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策略——論戰後初期(1945-1949)日譯本的出版與知識生產活動 |
作者 |
王惠珍 |
摘要 |
本文主要探討日本敗戰後,1945年至1949年易代之際,前殖民者的語言「日語」,在戰後初期的台灣文化場域中,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釐清官方文化宣傳機關與民間出版業者在面對高達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日語人口時,他們如何調整書刊出版和宣傳策略。官方將翻譯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策略,將殖民者的「日語」轉化成媒體「譯語」。報章媒體則藉由「日語版」、「日語譯註」進行文化知識的轉譯,以期介入戰後初期的台灣文化場域的言說空間,展現他們的文化能動性。又,戰後台灣日語讀書市場在日本印刷資本退出後,面對強勢的「中國化」之要求時,各方勢力各自爭取台灣日文讀者大眾,以因應他們的閱讀之需,進行知識生產活動。 「日語」在戰後初期中、日文化知識權力消長之際,官方為宣達政令與闡揚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合理性之便,「日語」具現了作為官方傳播語言的工具性價值,進行政治性的翻譯,並發展出新的文化協商空間。民間的文化勢力則透過「日文版」或日文書籍、中日對照書籍,展現翻譯的政治性與社會的需求性。台灣藝術社相關人士則承繼戰前通俗文學的出版策略,跨越時代因應大眾閱讀通俗文學之需。左翼文化人士雖將譯介作為國語運動的一環積極推動,但譯本內容卻隱藏著左翼的大眾文化關懷與現實批判之精神等。總之,藉由本文的考察勾勒出戰後初期日譯本的出版和知識生產活動之概況。 |